手机浏览中华门窗网2019-05-15 责任编辑:李雪 浏览数:
5月9日上午,由南京市移门行业协会主办的“2019第六届中国(南京)移门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系统门窗•全屋定制博览会开幕式”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。
如此庞大的房地产规模需要多少用窗量呢?我们先来看新建市场,中国一年新建20亿平方米的房子,20%的用窗量就是4亿平方米,500块钱每平方米的话,就是2000亿。这些年来,3万家窗企就围绕着这不到2000亿的市场进行价格战的肉搏与厮杀。与此同时,我们又培育起一个更大的存量市场,700亿平方米的房子起码有160亿的用窗量,这些窗也大部分都是“垃圾窗”,亟待重复改造。如果分成40年时间改造的话,每年就有4亿平方米,2000块钱每平方就是8000亿,是新建市场的4倍。这样的机会在中国各个品类中都属于非常少见的,是我们用40年的代价而形成的,需要再用几十年的时间不断改造,非常巨大,非常有诱惑力。
在中国,上万亿级的市场没有几个,房地产市场不过是6万亿,汽车业也不过是4万亿。家电行业将近15000亿,就诞生了美的这样3000亿的企业。而我们窗产业呢?我做了一个保守的估计:1万亿的市场。在这1万亿的市场中,最大规模的窗企可能也不会超过50亿。有一家上市公司去年做了42.5亿,可惜利润只有5800万,这是非常遗憾的。做零售的企业虽然稍微舒服一点,但总额做到超过10亿的窗企好像还没有。既然我们有万亿级的市场,应该足以诞生出千亿级的企业,起码诞生百亿级的企业是没有问题的。
(图片来源:森鹰铝包木窗供稿,侵删)
因此各位门窗界的同仁,窗产业正面临着大机遇。我把窗产业的机遇比做一锅正在煮的肉,虽然肉还没煮熟,但已经可以闻到肉香了。我们要怎样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呢?必须进行组织变革和文化变革。不由内向外发生巨大的变化,我们是没有机会的。很多行业同仁到森鹰参观,也会问我,森鹰走过20年有没有什么秘诀。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下,森鹰20年的心路历程,以及我在组织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思考。
1988年我下海经商。那时候做生意挺容易,商机很多。我一口气办了十几家公司,中央空调、路桥、房地产、消防、装修、电子散热片,给水设备等等,但规模都不大,加在一起也不到一个亿。因此我就想,不能让“赚几个钱”成为我的人生目标,总要做成一个事业,于是我就到处去寻找。
很偶然的一次机会,那是1998年春天,我们4个家庭去欧洲旅游。入住酒店,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,一眼就相中了铝包木窗,觉得人家的窗户怎么做得这么好。刚好纽伦堡的门窗展正在召开,于是我们临时改变计划,兵分两路,妇女和儿童去游玩;我们四个老爷们就去了纽伦堡展会。展会的各类展品琳琅满目,让人为之震惊。但是我就偏偏相中了铝包木门窗,于是就把它引入了国内。
后来我参加了一个学习,给我们讲课的是上海一位大佬,他现在应该是上千亿的身价了。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,他说:“1998年我手上有4000万,从股票市场上一身血淋淋地杀出来,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好做的,瞧不上房地产,但是实在没有什么行业能看上眼的,于是花了4000万买了块地,可是又没有钱开发,又拖了一两年到处找钱,这个时候地价上涨到了4个亿。”1998年我手上也有四千多万,同时做了三个项目,一个是路桥公司,另一个是小型房地产项目,第三个就是让我沦为门窗人的森鹰。当时我的十几个公司都叫亚泰,偏偏给这个木窗公司取了森鹰这个名字,就是希望能够在中国大地上推出一个品牌。人和人的命运就是这样如此的不同。
(图片来源:森鹰铝包木窗供稿,侵删)
△1998年9月25日,森鹰在这漫漫龙江黑土地上孕育而生
经过半年痛苦的抉择,我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森鹰这个企业上。1998年到2003年,我们这个公司过得真是艰苦卓绝。早晨7点钟上班,晚上可能12点钟才下班。我用了五年时间,得出一个结论:我不懂得管理,虽然我是管理学硕士。于是,我产生了逃避心理,把企业交给经理人,我自己在2004--2006年去收购国企。直到2007年,迫于森鹰濒临倒闭的压力,我无奈又重新回到了公司。从2007年到2018年,我称之为践行使命、愿景和责任的12年。
一晃儿,森鹰走过了20年。在这20年当中,我对自己有三个结论:前五年我不懂管理;后十二年我不懂营销和用人。既然这样,大家可能会问,从1999年的700万到2018年的八个亿,森鹰是靠什么走过来的?我们就做了一件事——聚焦。
(图片来源:森鹰铝包木窗供稿,侵删)
(图片来源:森鹰铝包木窗供稿,侵删)
△ 2019年,森鹰窗业已经拥有三座工厂,双城三期、四期和南京工厂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建设中
虽然在创业之初我定下了“三不原则”,但当时也想把所有风格的木窗都涵盖了,什么美式、意大利式、北欧式、澳大利亚式等等。到2010年,我们完成了3.7亿销售,其中2.2亿都是意大利式木铝复合窗和各式风格的木窗,只有1.5亿是德式铝包木窗。我说要再这么做下去,真是没办法把企业做好,我们要放弃。于是2011年,我们把2.2亿的产品线全部放弃掉,聚焦到德式铝包木窗上。紧接着2012年,我们就推出了中国第一款和被动房配套的窗——森鹰P120,因为当时我们就已经把公司的使命确定为“极限降耗,极美生活”了。只有做得专才能做得精,只有做得窄才能做得深,才有时间、精力、经费用于研发和持续改进。可以说,聚焦是森鹰走到今天最重要的战略决策。
今年大年初一,我写了一篇新年寄语,叫《学习与改变》。我突然意识到虽然我们在20年中保持了28%的复合增长率,但如果再继续原来的轨迹和经营模式的话,我们是走不完第二个二十年的。我们的管理体制,我们的组织形态,我们的企业文化,完全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;我们必须做出学习与改变。在这里,跟大家分享下我最近提出的“五曰心法”。
(图片来源:森鹰铝包木窗供稿,侵删)
本文二维码
使用手机微信“扫一扫”功能,扫描以上二维码,即可将本文发布到“朋友圈”中。
微信公众号
扫描左侧二维码,关注中华门窗网官方微信公众号。实时掌握最新门窗行业动态,了解最实用的门窗产品知识。
版权与免责声明:
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
本文地址:https://senying.chinamenwang.com/news/itemid-398856.shtml
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: 中华门窗网
目前品牌在全国门店数量约为100-300家,并计划在空白区域继续招商
公司名称:哈尔滨森鹰窗业股份有限公司
加盟电话:***-722…获取联系电话
E-mail:senying@163.com
免费加盟热线: